首页 头条 展会 科技 产经 行业 生活 图片 视频 全国 手机版
广西 湖北 广东 重庆 陕西 四川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北京

保健食品警示语新规 有助打击虚假宣传

来源:未知 作者:wangke 人气: 发布时间:2019-08-22
摘要:明年起,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用语区应当位于最小销售包装包装物(容器)的主要展示版面,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%,使用黑体字印刷。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,为指导保健食品警示用语标注,使消费者更易于区分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

明年起,“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”警示用语区应当位于最小销售包装包装物(容器)的主要展示版面,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%,使用黑体字印刷。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,为指导保健食品警示用语标注,使消费者更易于区分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、药品,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,《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》正式发布,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。(8月21日《北京青年报》)

“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”,本来就是常识。我国《食品安全法》规定,保健食品需有“蓝帽子”标识,标签、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、治疗功能,并声明“本品不能代替药物”。但在现实中,不少保健食品有意模糊概念,往往将“本品不能代替药物”印在最不显眼的位置,字号也很小,导致消费者很难看清楚,让虚假宣传有了可乘之机。

此次《指南》明确了警示语要占包装20%以上面积,以及字体大小、醒目要求等。这些规定让警示语能够真正起到提醒消费者的作用,使其知晓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,从而避免再受虚假宣传的影响。显然,《指南》是对《食品安全法》相关规定的细化,便于执法部门遵章而行,并让商家难以再钻空子。

保健食品领域乱象频生,各种虚假宣传、消费欺诈、洗脑营销方式层出不穷,严重侵犯到消费者利益。近年来,部分保健食品以“包治百病”的神奇疗效忽悠消费者,中老年人成为占比最高的受害群体。不少老人因轻信商家而倾家荡产,还有患者因迷信保健食品,不吃药物而耽误治疗病情。可由于商家擅长打“擦边球”,在文字、包装说明上做手脚,加上法律漏洞存在,对其违法行为的定性相对较难,导致消费者维权难度很大。

今年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“百日行动”,全国共立案21152件、案值130.02亿元、结案9505件、罚没款6.64亿元,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.23亿元。成绩不菲,但仅靠运动式整改,只能达到短期效果,采取制度化建设,对保健食品进行严厉约束,才是长治久安的策略。显然,《指南》的出台,就是着眼于制度建设,将从源头治理、规范化管理保健食品行业,辅之以日常监管、司法打击,从而通过市场竞争来优胜劣汰,让守法经营的保健品公司做大做强。

同时,监管部门、媒体、企业还要加强科普宣传工作,利用各种途径传播常识,让广大民众认识到保健食品乃是特殊食品,不以治疗为目的,只是针对亚健康人群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,降低疾病产生的风险。由此,将混乱的保健市场引上“轨道”,督促商家规范经营,让消费者得以安心购买。(江德斌)

责任编辑:wangke
首页 | 头条 | 展会 | 科技 | 产经 | 行业 | 生活 | 图片 | 视频 | 全国